联系我们
>>
电 话:86-020-85226630
联系人:谢老师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编:51063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管理  科普文章

精油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1-05-17 来源:广东高校油脂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于精油

    植物精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埃及、阿拉伯和希腊等。三国时期名医华陀,用绛囊盛安息香来防治传尸、肺痿和时气等疾病。

    精油存在于植物的香脂腺中,是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或挤压法,从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根部、树皮、树脂、木心等部位中萃取得到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油的成分非常复杂,每种精油都含有几十到几百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化合物。

    精油一般不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分子量在20-300nm之间,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渗透能力强。绝大多数单方精油不能直接在皮肤上涂抹,需要稀释后才可以使用,否则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过敏。

    常用的植物精油:薰衣草精油、柠檬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玫瑰精油、迷迭香精油等。


精油提取

1、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最原始的植物精油萃取方法,但沿用至今。这种萃取方法操作方便,即把植物原料浸泡在水中一起煮沸,或者以水蒸气方式对植物原料进行熏蒸,使精油随着水蒸气一起蒸出,通过冷凝作用进入收集器中,通过精油和水的密度不同,轻松分离。

2、脂吸法(enfleurage)是18世纪法国南部地区发明的一种精油萃取的古老方法,由于所花费的人力及时间较多,是成本较高的提炼方法,适用于较脆弱的植物花瓣等原料。其方法是在层层相叠的玻璃中涂抹厚厚的动物油脂,然后在两层玻璃中放入植物花瓣后静置,期间更换花瓣,直至油脂吸满植物的精华,再将其分离。此法所产生精油浓度高,气味饱满,称为“原精”。在电影《香水》中曾用艺术手法展现了脂吸法的由来及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油萃取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除了以上沿用至今的传统方法外,近些年也涌现出超/亚临界萃取、无溶剂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和瞬时降压萃取等绿色萃取技术,这些技术可在保证精油品质的同时,大幅度缩短萃取时间,降本增效,节能环保。


精油功效

    精油具有生物活性,常规可用来洁净空气,改善环境。当精油的芳香散布在空中时,既可清新空气,同时也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精油的分子链通常比较短,且具有挥发性,这使得它们成为芳香疗法中的主角。它们极易渗透于皮肤,且借着皮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入体内,到达血液和淋巴液,输送到体内的各个器官,使细胞获得充足养分,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另外,由鼻腔粘膜组织吸收也可进入身体,将讯息直接送到脑部,通过大脑的边缘系统,调节情绪和身体的生理功能。精油能加速消除神经紧张,缓解心理障碍及压力,令精神受困者得以释放,净化心灵。

    在未来,很多抗生素会对一些细菌束手无策,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精油或是抗生素更好的替代品,这可能也为精油功效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调香

    调香是将几种乃至数十种天然及合成的香料通过一定的调制技艺配制出具有一定香型香韵的有香混合物。掌握调香技艺,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一是要有香精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二是要有能调配处方的技艺。掌握香精的调配与处方技艺,要具有“辨香”、“仿香”和“创香”三方面的功夫和知识。以香水为例,其调配讲究前中后调:

  前调是香水最先透露的信息,通常是由  挥发性的香精油所散发,味道一般较浓烈(含酒精的味道),大多为花香或柑橘类成分的香味,持续时间约十分钟。

  中调在前调消失之后开始发出香味,是香水中最重要的部分。这部分通常由含有某种特殊花香、木香、及微量辛辣刺激香制成,其气味无论清新或浓郁,都必须和前调完美衔接。其香味一般可持续数小时或者更久一些。

  后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余”香,通常用微量的动物性香精和雪松、檀香等芳香树脂所组成,它不仅只是散发香味,更兼具整合香味的功能。它持续的时候最长久,可达一天或者更久。

    香水一般用酒精作为基底,精油用量的多少也间接决定了该产品的价值,而复方精油一般用植物油作为基底油进行稀释,或不同精油根据香气强弱进行搭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精油的知识,来中国大学MOOC或学堂在线选课吧!《美好生活“油”此而来》课程团队将继续带大家了解生活中油的奥秘!

慕课(所有人均可选课)链接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JNU-1450845177

学堂在线链接

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jnu08271002700/5883963channel=search_result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Good-oils

稿件来源:暨南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创新团队

撰稿:丘瑜斐 硕士研究生

编辑:刘颖尉 硕士研究生

审稿老师:李颖 副研究员 

定稿老师:张宁 教授